上海建筑分包如何规划节税?老板必看避坑指南!
“税”这个字,对建筑老板来说就像紧箍咒——戴了吧,头疼;不戴吧,更头疼!尤其是在上海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,建筑分包业务竞争激烈,税费高得让人直冒汗。但别慌!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,把税负从“泰山压顶”变成“鸿毛轻飘”,让你的钱包鼓起来,睡觉都能笑醒😎
上海某建筑公司老王,去年接了个大项目,把部分工程分包给小公司。结果年底一算账,发现光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就交了几百万!为啥?原来他图省事,直接跟小公司签了“劳务分包合同”,结果被税务认定为“工程转包”,税率直接飙到9%+25%!老王悔得直拍大腿:“这哪是分包?简直是‘赔了夫人又折兵’!”
避坑指南:
前几年,某建筑公司听说某园区“税收洼地”能返税,兴冲冲跑去注册。结果一年后发现,园区承诺的“返税”变成了“拖税”,甚至被税务稽查!老板哭诉:“这哪是洼地?明明是沼泽!”
避坑指南:
上海某工程队老板张总,以前总抱怨“人工成本高,税更高”。后来他学聪明了:
数据案例:
张总去年优化成本后,人工成本抵税30万,设备租赁抵扣50万,加上发票合规少交的20万罚款,直接省下100万!他笑着说:“这波操作,比接个新项目还赚钱!”
上海最近出了个政策:小微企业年利润不超过300万,所得税按5%算!某小包工头李哥立马注册了3家个体户,结果被税务约谈:“你这是拆分业务逃税啊!”李哥懵了:“政策不是说支持小微吗?”
避坑指南:
爱税宝建筑产业园可以核定的哟!所得税低至千二。